“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”
提起苏东坡,你会想到什么?
是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”的豪迈,是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的旷达,还是“十年生死两茫茫”的深情?
但在我看来,苏东坡留给世人最宝贵的财富,不是诗词,而是他那面对苦难,依旧热气腾腾的活法。
公元1079年,42岁的苏东坡,正值人生巅峰,却因“乌台诗案”,一夜之间从天堂坠入地狱。一百三十天的牢狱之灾,他尝尽了世态炎凉,以为生命将就此终结。
可命运,却给了他另一份“礼物”——被贬三次,一次比一次远,一次比一次苦。
也正是这三次流放,让他彻底活明白了:人这一生,真正的富养,从来不是锦衣玉食,而是在一无所有时,依旧拥有一颗丰盈滚烫的心。
第一次被贬:在绝望的黄州,富养你的“乐观力”被贬黄州,苏东坡身无分文,前途渺茫。他被当成一个“危险品”,连朋友都不敢与他往来。
换作是你我,或许早已怨天尤人,一蹶不振。
但苏东坡是谁?他骨子里,就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。
没钱吃饭?他便亲自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,种粮种菜,还给自己取了个号,叫“东坡居士”。
人生真正的强大,不是从不跌倒,而是在每一次跌倒后,都能笑着爬起来,还顺手抓一把泥土种花。
没肉吃?他便改良当地的猪肉做法,发明了流传千古的“东坡肉”,写下《猪肉颂》:“慢着火,少着水,火候足时它自美。”
你看,真正内心富足的人,总能把别人眼里的苟且,活成自己心中的诗与远方。
黄州的苦,没有打垮他,反而滋养了他。在这里,他写下了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、《前后赤壁赋》等千古名篇。
所谓的“富养”,第一层境界,就是在谷底时,养出一颗向死而生的乐观之心。
第二次被贬:在蛮荒的惠州,富养你的“松弛感”本以为黄州已是谷底,没想到还有更深的深渊。年近花甲的苏东坡,又被一纸诏书,贬到了更南边的惠州。
那时的惠州,瘴疠横行,被视为“蛮荒之地”。
可苏东坡倒好,他竟在这里找到了新的乐趣。他给朋友写信说:“我在这里过得很好,就是水果太好吃了,每天都忍不住吃好多。”
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这哪里像个被流放的罪臣?分明就是一个乐不思蜀的美食博主!
他发现,原来生活的幸福,与身在何处无关,只与心在何处有关。
当你的心变得柔软,世界也就处处是风景;当你的心充满喜悦,日子自然就过得有滋有味。
真正的富养,第二层境界,是养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松弛感。不较劲,不内耗,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一切馈赠,无论是好的,还是坏的。
第三次被贬:在天涯海角的儋州,富养你的“灵魂”62岁那年,苏东坡迎来了人生最后的,也是最残酷的考验——被贬海南儋州。
在古代,这几乎等同于“死刑”。这里没有住所,没有食物,甚至没有能听懂他语言的人。
这一次,苏东坡真正成了一个孤岛上的老人。
然而,正是在这片物质的荒漠里,他开辟出了精神的绿洲。
他用随身带来的几箱书,办起了海南岛历史上第一个学堂,将中原文化的种子,播撒到了这片天涯海角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他不再仅仅是那个会写诗、会做饭的“苏东坡”,他成了一个文明的传播者,一个精神的领路人。
他告诉我们:一个人的生命厚度,不是由他占有多少物质决定的,而是由他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决定的。
这,才是富养的最高境界——富养你的灵魂,让它在任何境遇下,都能发光、发热,照亮自己,也温暖他人。
写在最后回看苏东坡的一生,我们会发现,那些曾经让他痛苦不堪的贬谪、流放、苦难,最终都化为了他生命中最璀璨的勋章。
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:
真正的富养,不是用钱堆砌起来的精致,而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。
是身处泥潭,依然有仰望星空的乐观。是面对无常,依然有随遇而安的智慧。是历经千帆,依然有普度众生的慈悲。所以,朋友,如果你此刻正感到疲惫、迷茫,甚至绝望,不妨想想苏东坡。
真正使我们贫穷的,不是缺钱,而是那颗在困难面前轻易投降的“心”。
愿你我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,把自己“富养”起来。养一颗豁达心,养一身浩然气,笑对风雨,活得热气腾腾!
今日互动: 您认为,“真正的富养”还应该包括什么呢?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!
如果这篇文章触动了您,别忘了点个【赞】,转发给更多需要力量的朋友,一起活出生命的“富足”!
#苏东坡##人生感悟##正能量##个人成长##智慧人生#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长富资本-股票配资公司行业门户配资-正规股票杠杆-高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